第五百六十八章 六人之司主审_红楼之平阳赋
笔趣阁 > 红楼之平阳赋 > 第五百六十八章 六人之司主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八章 六人之司主审

  “启奏陛下,我等商议,由洛云侯,襄阳侯,还有禁军康孟玉三人一同主审,”

  张瑾瑜本还以为事情了结了,刚想站回去,哪知道水溶竟然提了自己的名字,北王嫌弃贾珍死的还不够快,还想出言拒绝,但是一想到荣国府这一摊子事还不能就此放手,既不出言,也不反对。

  既然洛云侯不出言反对,文官的那些阁老显然是有些意外,但都未出声,武皇见到事情有了眉目,文官百官都满意了,皇城司的人也插手进去,怎么查案,怎么审,定然知道的一清二楚,

  “既然诸位爱卿,都觉得人选合适,没有异议,此事就这么定了,在顺天府伊,开堂提审此案,定要查出水落石出,至于查案需要用的人,由皇城司的人去办,当然,此案开了先例,明审公平公正,不可包庇。”

  最后,

  武皇一锤定音,就把此事定了下来,也未看还跪在地上的贾赦和贾政二人,对着戴权点了点头。

  立在身侧的戴权,手拿佛尘,微微躬下身,自是会意,昂起头喊道,

  “诸事毕,退朝!”

  “恭送陛下!”

  朝臣再次跪拜,武皇微微颔首,起身领着人往养心殿而回。

  等陛下走后,朝臣这才起身,双方之人相互看了一眼,眼神冷冽,各自冷哼一声就出了大殿,张瑾瑜此时就想着赶紧走,看看老丈人秦业来了没有,刚刚着急,一下子就忘了此事。

  张望了一下,乾清殿外,秦业的身影一闪而逝,本想追过去,哪知道刚想走,就被老国公一把抓住胳膊,一个不稳差点摔倒在地,

  “你小子也不行啊,就这么一把拽着,你就要倒了,京城来了这么久,娶了妻就没了身子骨,这怎么能行。”

  耳边传来镇国公调笑的话语,顺势理国公也不相让,

  “什么叫不行,那是虚了,家中妻妾多了,怎么,你个老货羡慕他,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,五大三粗的,谁能看上你。”

  “就是啊,人家行不行关你什么事,”

  齐国公也在一旁打趣。

  得,看样子是走不了了,张瑾瑜心中暗叹一声,在老国公身旁,看到贾赦和贾政的身影,瞬间明白他们的用意,

  “各位老国公,小子还要回府用膳,有什么事直接说吧,别藏着掖着,都膈应对不对!”

  “看看,看看,还是你小子敞亮,”

  镇国公满脸喜色,直来直往才好打交道,也不再多绕话,问道,

  “宁国府之事该如何办理,你小子有何想法?”

  “老国公,这你可就难为小子我了,所谓的审案子,还是要靠皇城司还有三司那边的人一起来审,您问我,小子也不知该其中的关节。”

  张瑾瑜含糊其辞,所言虽有推脱之意,可是也不得不承认,这个“联合”审案,该如何审,怎么审,却没有一点头绪,妖道没抓到,只有贾珍关在府上。

  文官的那些人想要审案子,必然是要把贾珍带上顺天府衙门,状告之人是言官严从,这还好说,严从涉足其中,他就需要回避,只是公开审案之后,那些京官言官,到场之后,掀起舆论,贾珍就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。

  镇国公哈哈一笑,反之神色一正。

  “洛云侯,此地都不是外人,我们这边只有你和襄阳侯二人出面,康孟玉那边只能算是添头,你二人要是不出主意,那这样一来,宁国府的事还不是任由那些文官老贼拿捏。”

  “是啊,文官那些人,有八百个心眼,要是他们再来个栽脏陷害,掀起京城风言风雨,你说,该如何收场。”

  理国公说话时候颇为担忧,贾珍向来也不会说话,甚至说是没脑子,近些年办的事,简直不堪入目,也不知荣国府的老太君,怎么约束的。

  襄阳侯见到张瑾瑜有些不情愿,走过来,拱手一拜,说道,

  “侯爷,文官之人不可信,我等身为勋贵,不相互帮衬,日后再出此事又当如何,宁国府虽有过错,错在贾珍,可是国公府无错,所以侯爷还请施以援手,柏广居甘愿配合。”

  然后深深一拜。

  让张瑾瑜顿时下不来台,真不愧是京城关内侯的领头之人,这水平,可真是厉害,既然态度有了,也不好不回应。

  “既然老国公还有柏兄开了口,小子也不能不说几句,不光是三司会审还是几个司审,都需要时间,言官是关键,严从是状告之人,必然要回避此案,可是其他言官还有那么多,悠悠之口众多,堵是堵不住的,所以要么是拖,要么是立即提审,打他们个猝手不及,”

  张瑾瑜站在那想了想,又道,

  “至于贾珍是不是还犯下其他的罪,本侯不得而知,但是柏兄的一句话说得好,宁国府无罪,罪在贾珍,万一救不得,需要丢车保帅,言尽于此,想各位老国公们心里也有了数,小子还有些事,不多留了。”

  也不顾围着的人反应过来,一个撤步,抽身而退,三步并两步,往殿门前跑去,其余人见了还想再去追,却被镇国公拦着,

  “不要去追,洛云侯说的很清楚了,你们可都听明白了?”

  “是听明白了,可是很多事不好办,贾珍怎么也说是贾代化的嫡脉,要是真的治罪剥夺了爵位,如何能给泉下有知的贾兄交代。”

  理国公在一旁感慨万千,洛云侯和襄阳侯的话听的真切,是保爵位而不是保人,所以此事算是解决,又不算解决。

  北静王水溶若有所思,看来洛云侯是真的厌恶贾珍,只是襄阳侯为何先提起这等话,实在是费解。

  而东平郡王穆莳摇了摇头,捋了一下衣衫,摇了摇头抬腿就走了,朝廷之上的事可以力挺,朝堂之下的事,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商量对策,王府是万万不可参与的,临走的时候,穆莳说了一句,

  “老国公,此事还需要出个人去荣国府和史老太君商量一下,此事毕竟是贾家的家事,贾珍如何,不做评价,但是要做最坏的打算,还有宁国府之前做下的错事还有许多,大理寺和督察院包括刑部之人都不是等闲之辈,言尽于此,本王先告辞了。”

  东王也不给几人说话的机会,挥了挥衣袖,似有嘲弄的笑容,也不给几人说话的机会,转身就离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70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7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